7月3日,威海裝備制造業協會夏永清副秘書長一行,驅車到文登奧文電機有限公司進行走訪調研。 一樓展廳首先吸引了我們。其中,各種類型的磨具展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工匠精神在奧文給出了具體的詮釋。 于飛董事長介紹:公司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目前,擁有員工1000多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20多人。年可生產各類電動工具150多萬臺,各類電動機100多萬千瓦,出口創匯7000多萬美元。公司的產品全球性覆蓋,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 公司已成為國內中小型電機行業的骨干企業并確立了在臺式電動拋光工具領域的全球主要制造商的地位。 調研中,協會的工作人員還了解到,奧文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各種專利100多項,被授予山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企業擁有山東省IE4超高效電機工程實驗室、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臺式電動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工業設計中心等四個省級研發平臺。同時,還是威海市級重點實驗室,并與國內多所大學建立了穩固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企業是省內唯一一個高效電機再制造產品被列入國家再制造產品目錄的企業。再制造體系通過了工信部的現場審核,獲批為國家第二批再制造試點企業。 公司是山東省能效領跑企業,其中,高效電機再制造技術,榮獲山東省十大循環經濟創新成果稱號。2018年,榮獲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談到公司是否受到疫情的影響時,于飛董事長說基本沒受影響,因為公司的產品適合家庭勞做,在歐洲國家比較受歡迎。 在談到協會的工作時,于飛董事長建議:互聯網平臺的建立要從基礎著手,可以組織會員單位的相關人員一起討論,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裝備協會會員單位分屬于不同行業,可以有針對性地搞幾個企業生產經營相互關聯的小圈子,讓大家交流、學習,形成合作圈。 夏副秘書長向于飛董事長介紹了輪值會長制,以及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目的。他說,協會是想讓所有會員單位,在網上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其它企業的產品,以便互通有無。 夏副秘書長還向于飛董事長透露,省科技廳已授權給山東省裝備制造業協會,組織評選科技創新獎。目前正在制訂評選細則,他建議界時企業積極參與。 威海裝備制造業協會 杜東紅 |